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监察委员会报告专项工作的监督定位与实践样态
  • [摘要]监委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前提下深化监察改革的制度探索,遵循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逻辑。通过专项监督将反腐败专责机关置于严密的国家监督体系中,以规范“治权之权”运行和保障监委的“政治”与“业务”相统一,协同推进人大与监委致力于国家反腐败治理。各级监委首次报告的实践进展、重要节点、分布样态及程序与内容的强实践性特征,为理解监委接受人大常委会监督提供了现实逻辑。报告议题反映了监察重点工作与实际情况,人大常委会对报告形成的“政治建设”“监督机制”“监督力度”“队伍建设”四个方面的共识性建议,指出监察工作共同面临的问题。推动报告实践向纵深发展,面临着优化议题、增强审议意见针对性、完善监督体制机制等时代课题,应以提升报告积极性为重点,为监委接受正确、有效和依法监督,实现政治效果、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提炼更多经验。
  • 杨恩泰
  • 全文[ PDF 1424026.0 MB ] 2022.5(7):61-72  共有 266 人次浏览
  • 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重要论述的整体性逻辑
  • [摘要]从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来看,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风险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多源性与联动性交织的整体性特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利益要求,也就成为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主要方法与关键环节,从而达到凝聚民心与巩固党长期执政基础的意识形态工作目的。意识形态风险的整体性特点也决定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性,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需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谋划意识形态工作策略,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实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统合意识形态安全与其他安全,建构起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格局。这就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重要论述“怎么认识—怎么处理—怎么做好”的整体性逻辑理路,充分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有机结合的意识形态工作特点,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蒋英州、刘芳
  • 全文[ PDF 1438301.0 MB ] 2023.2(8):61-73  共有 262 人次浏览
  • 数字技术如何支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落实
  • [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内涵包括利益的全局性、制度的全面性、过程的全程性、参与的全民性。本文所讨论的数字技术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扩展现实等技术展开。自动摘要和机器问答等语言智能技术可以为公众个体意见的表达和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当然,这样的语言智能过程还不能完全交给机器来处理,还需要政府公务员、专家以及公众个体的充分参与。制度全面性体现在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五大制度的整体性效果之上。决策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核心是质量和效能问题。基于基准案例的决策智能可以大为提高民主治理过程中的决策质量,同时智能决策者数量的增加有助于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区块链为中心的数字账本技术可以对人民民主的全过程加以详细记录,在全记录基础上可以产生广泛监督,并运用加密技术对公众隐私加以充分保护,以保证数字化民主进程的继续推进。以扩展现实为中心的沉浸式体验可以使得公众更加便捷地、低成本地进行政治参与,会使得公众对政治参与所产生的互动亲近感有更加深刻的感知和理解,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到这种虚拟情境的互动中。我们既要看到数字技术对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巨大潜能,同时也需要认识到这些数字技术的内在限度和自身问题。
  • 高奇琦
  • 全文[ PDF 1494449.0 MB ] 2022.6(7):63-74  共有 260 人次浏览
  • 示范:政策高位推动的工具——基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实证研究(2008...
  • [摘要]除了作为政策试点的阶段之一,示范通常被认为是政策执行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示范项目则存在流于形式主义、浪费资源等问题。大量研究关注地方政府对示范项目评比的响应策略和行动逻辑,而国务院各部门频繁设立示范项目的深层次动机还有待挖掘。自1990年“国家卫生城市”评比开始,地级城市竞争性示范项目数量呈现震荡上升趋势。通过对2008—2019年国务院各部门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部门历史悠久、部门之前设立较多示范项目、部门年度预算数额高、部门采用属地管理体制和受到高层干预等因素,共同构成政府部门设立示范项目的主要动力。从政治势能理论来看,示范项目的设立呈现出“弱势者造势,强势者借势”的政策执行机制:政府部门“高位推动”,运用政治势能中的“重力势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常规运动”增强政策执行的“动力势能”。
  • 刘志鹏、高周易、马亮
  • 全文[ PDF 1418719.0 MB ] 2022.4(7):63-75  共有 403 人次浏览
  • 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结构、过程与功能
  • [摘要]纵向治理在大国治理现代化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结构-过程-功能”的分析框架可以深入探讨中国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从结构角度分析,“结构僵化”是纵向治理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塑造“递归结构”是破解结构僵化的可资借鉴的思路;从过程角度分析,纵向治理过程中的“政策梗阻”问题阻碍了治理效能的输出,需要调整“委托-代理”关系,以执行活力畅通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的“政策梗阻”;从功能角度整合结构分析与过程分析,现代化的纵向治理体系应具有“制度韧性”,这既是破解纵向治理体系功能失衡的方法,也是纵向治理现代化意欲实现的目标功能。以结构-过程-功能为分析框架,可以拓展复杂性理论在公共行政分析中的应用性,提供理解中国国家纵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理论视角。
  • 张贤明 张力伟
  • 全文[ PDF 1445770.0 MB ] 2021.6(6):63-74  共有 1176 人次浏览
  • 比较政治“学”?——学术史与学科性的反思
  • [摘要]作为美国政治学发展特定进程中形成的、以“外国政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比较政治研究并非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比较政治研究的“演生史”以及中国政治学科重建以来对“比较政治学”的引进过程,从学问、学科、科学三重意义上,讨论了19世纪末现代政治学逐步成型以来,美国的比较政治研究从“比较政府”到“比较政治”、从“科学自觉”基础上的“学科自觉”到“方法自觉”的发展历程、知识特性与经验教训,力图澄清比较政治研究的若干模糊认识;同时对照美国比较政治“学科化”的经验教训,探讨中国比较政治研究的改善空间与当前任务,即从“学科自觉”迈向“话语自觉”与“知识自觉”。
  • 汪卫华
  • 全文[ PDF 1796634.0 MB ] 2021.5(6):63-76  共有 1393 人次浏览
  • 保障与孵化公民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历程...
  • [摘要]新中国一成立就将保障公民基本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工作纳入了政策保障范畴,开辟了基础教育、卫生、就业、残疾人保障等各类专门事业来分项保障公民权利,但分项模式造成了不同类事业之间的割裂性,降低了保障效率。2001年我国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国家开始将传统的保障政策向更为科学的长效机制转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推出了平台化、集约化、系统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这项彰显中国“权利保障”特色的事业将社会主义本质落实到每一位公民身上,以“行动的权利”来实现并孵化社会主义公民多向度的基本权利。未来需要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事业。
  • 尚虎平
  • 全文[ PDF 1603645.0 MB ] 2021.4(6):64-74  共有 459 人次浏览
  • 多元国家治理模式下的全球治理——理想与现实
  • [摘要]全球治理问题的层出不穷及其高度的不确定性凸显了反思全球治理失灵的结构与理念根源的重要性。当前的全球治理失灵本质上源于治理体系中西方中心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模式。传统全球治理体系脱胎于二战后的国际治理框架,这套治理体系构建主要以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治理经验为基础。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出一些西方国家的国内治理困境,在全球层面缺乏规制的开放自由主义也正在遭遇越来越大的挑战。与其形成对比的是,一些非西方国家的危机应对与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并在全球治理的参与过程中更加活跃。这种现象引起西方国家的高度不安,并开始对中国采取遏制策略,客观上加剧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分裂。毋庸置疑,面临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问题,分裂无效的全球治理机制将把人类社会带到危险的境地。弥合全球治理理想与现实的鸿沟,核心在于超越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加强不同国家间的深度沟通和交流,在治理主体平等协作的基础上推动形成合理有效的治理规则。
  • 薛澜 关婷
  • 全文[ PDF 1912531.0 MB ] 2021.3(6):65-77  共有 965 人次浏览
  • 国家认同的建构:秦“以吏为师”政策的历史考察
  • [摘要]“以吏为师”是秦帝国发展史上一项极具特色的文化政策,备受学界瞩目。综观过往研究,学界对“以吏为师”政策的渊源与负面影响多有探讨,而对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却鲜有考察。在兼并战争时期,社会治理层面的“以吏为师”与整合社会风俗,消弭新黔首与秦人之间的心理隔阂有关,关乎秦国本土与征服地政治秩序的统合。秦甫一统,“以吏为师”则转型为一项文化专制政策。秦王朝通过限制儒家思想和民间私学发展,拆解以民间私学为支撑的社会网络,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统一以及基层社会秩序的整合。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秦“以吏为师”政策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国家认同的建构。从秦二世而亡的结果来看,这一政策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汉朝以降,“以吏为师”的传统为儒家士大夫继承与修正,形成了“亦师亦吏”的循吏群体,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李雅雯
  • 全文[ PDF 1932.0 MB ] 2020.5(5):65-76  共有 678 人次浏览
  • 走向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倡导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领域引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打造基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环境治理模式,为解决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的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实践中,多元共治模式面临着环境治理权力结构安排不尽科学合理、跨部门治理主体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性差、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企业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效性和有序化偏低等诸多挑战。为此,需要从厘清多元主体职责分工、创新生态服务投入机制、优化环境治理协同机制、提升政府环境监管效能、引导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参与等方面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推动新型环境治理体系高效运转起来。
  • 詹国彬 陈健鹏
  • 全文[ PDF 1472.0 MB ] 2020.2(5):65-75  共有 718 人次浏览
  • “公共”的再发现:意志论与利益论政治代表观的整合
  • [摘要]在政治代表研究领域,意志论代表观与利益论代表观的分野存在已久,而一些试图调和二者之间矛盾的尝试则力有未逮。部分学者转向寻求民事代表研究中处理这一经典冲突的成功经验,包括代表行为前的契约、代表行为中的重复博弈与代表行为后的司法审判这三种成熟的策略。但将这些方法引入政治代表行为研究时却面对着种种无法逾越的障碍。通过对比民事活动与政治活动,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障碍的根源:以往的政治代表研究者忽略了“公共”这一政治行为独有的抽象主体。公共的再发现使得政治代表的结构由二元主体转向三元主体,由一重代表转向三重代表,这为调和意志论与利益论之争提供了新的思路。
  • 谭安奎 张旭斌
  • 全文[ PDF 1360.0 MB ] 2020.1(5):66-76  共有 805 人次浏览
  • 现代城市化的“反向运动”与基层治理的中国逻辑——基于上海创新社会...
  • [摘要]在波兰尼看来,现代社会中的市场扩张与保护性的“反向运动”同时存在,是任何存在市场经济的地方都会面临的问题。城市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引擎,这一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市场扩张与“反向运动”的比例分配和实现程度,形成不同的治理要求,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上海通过基层治理的各项举措,回应了市场经济的挑战,因而具有普遍意义,对城市基层治理的中国逻辑形成四个方面的关照:保护性的“反向运动”要求将基层治理拉回“以人民为中心”的视野,治理内容、治理对象相应转向社会关系和群众事务,实现从向上对应到向下着眼的重大转变;治理主体和治理中心的多元化是打破经济轴心后的必然现象,但不是强调多元本身,而是呈现多元合作;治理手段、治理方法必然要适应多元化的治理要求,适应人的、社会的需要;治理目标、治理成果则与社会主要矛盾相一致,致力于形成“人民建”“为人民”的现代城市。
  • 李锦峰 俞祖成
  • 全文[ PDF 1828702.0 MB ] 2021.1(6):66-77  共有 926 人次浏览
  • 工作单位与政治参与:市场化效应的一个微观管窥
  • [摘要]政治参与不均衡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考察工作单位市场化程度对个体政治参与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市场化进程中民众的政治参与模式。对中国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可从单位性质的角度扩展政治溢出理论的解释效力。根据参与方式的制度化程度,可以把政治参与划分为高制度化、低制度化和非制度化三种类型。单位市场化程度对个体的政治参与水平存在抑制效应;公有制企业和私营部门中个体在高制度化政治参与上的差异极小;单位的市场化水平越高,其中个体的政治效能感越弱,政治参与水平也越低。政治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在低制度化政治参与中表现突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单位的市场化水平对个体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的抑制效应依旧存在,但有所减弱。应该提升私营部门员工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徐延辉 李明令
  • 全文[ PDF 1617983.0 MB ] 2021.2(6):66-78  共有 874 人次浏览
  • 核心话语与话语框架:论美国涉华舆论的话语建构
  • [摘要]为破解美国对华舆论战的内在机理,需要重点从核心话语与话语框架两个维度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分析美国涉华舆论的话语建构机制。核心话语是话语的中心思想与主题凝练,具备符号化的特征,会成为一种所指卷入话语权力的运作。作为话语在思想层面的“内容建构”,核心话语作用的发挥需要话语框架提供底层诠释体系与合法化机制。根据美国涉华舆论议题,可以提炼出四种核心话语: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及黄祸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美国意识形态图谱,可以解析出三种话语框架:自由主义话语框架、保守主义话语框架以及进步主义话语框架。尽管三种话语框架背后的价值逻辑存在差异,但共同构造出一个意识形态方阵,将中国“他者”化,为“污名化”中国提供认知框架与价值支撑,并为美国及其利益相关者建构集体认同。中国要与之进行有效的话语竞争,需警惕“话语陷阱”,一方面基于国际社会认可的话语框架提炼出中国的核心话语,另一方面也要基于更丰富的价值模型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元的话语框架,推动国际话语权的公平分配。
  • 汤景泰 史金铭
  • 全文[ PDF 1495750.0 MB ] 2022.2(7):66-77  共有 729 人次浏览
  • 国歌认知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实验政治心理学研究
  • [摘要]作为所有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基本象征,国歌被认为具有激发爱国主义情绪和认知、强化国家认同的作用,本文通过设计一场政治心理学实验对此进行验证。实验以国歌音乐情绪(热认知)为自变量、国歌推理认知(冷认知)为中介变量、国家认同为因变量,基于问卷和心理生理测评工具测量了31名中国大学生。相关实验数据证明:第一,国歌与其他正性音乐相比,能够显著地诱发被试的情绪反应;第二,提高国歌推理认知水平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建构。同时,实验也发现了一种“反常”现象:被试的国歌推理认知水平和国家认同水平越高,其音乐情绪的波动越趋于平静。这一发现意味着,能够保持“平常心”的冷静听众或许是更加理性和真正的爱国者。可见,如何有效地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国歌的“倾听者”,是塑造国家的“倾心者”的关键所在。
  • 王海洲 潘雯菲
  • 全文[ PDF 1792.0 MB ] 2020.3(5):67-79  共有 973 人次浏览
  • 西方民粹主义的话语政治及其面临的批判
  • [摘要]建构“人民”,定位“人民”的敌人,进而确立“人民”对“其他人”的二元世界观,这是西方民粹主义话语政治的内在逻辑。这种话语政治凸显一种反抗性特质,有其特定的社会性与政治性根源,前者指向各种经济与社会需求的不能满足,后者涉及政治生活的冲突本质。民粹主义政治的孕育发展依赖其标志性的话语动员策略,即诉诸否定性话语动员、简单化政治和激情政治等手段。面对民粹主义的挑战,欧美主流政治全面反击,为其贴上了极权主义、暴民政治和不事建设等标签,但是却对民粹主义的认识论价值缺乏足够理解,对造成民粹主义的制度根源缺乏足够反思。民粹主义的挑战与主流政治精英的围剿周而复始,正是西方政治深陷其中的真正困境。
  • 林红
  • 全文[ PDF 1637.0 MB ] 2018.4(3):68-79  共有 1138 人次浏览
  • 政党引领的权力监督模式:生成逻辑与内在机制
  • [摘要]权力监督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是保障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关键。当前,我国权力监督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和国家将分散的监督力量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协调贯通的大监督格局,构建起了政党引领的权力监督新模式。本文基于政党政治的视角,从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和实践创新等维度剖析中国权力监督的生成逻辑与内在机制,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泛吸收法律规范、政权结构和政党纪律等治理经验,根据基本政治制度和现实治理需要,通过加强政治领导、实现制度整合和鼓励社会参与等机制,实现了监督权的优化配置和协调运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新道路,取得了巨大成效。面对现实中的治理挑战,今后中国仍需要进一步推动监督体系的均衡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监督效能。
  • 王锐 倪星
  • 全文[ PDF 1669305.0 MB ] 2022.1(7):70-81  共有 983 人次浏览
  • 论社科学术期刊的政治传播功能
  • [摘要]社科学术期刊既是重要的学术传播媒介,也是重要的政治传播媒介。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需要更好发挥社科学术期刊的政治传播功能。社科学术期刊具有的政治属性、价值属性、媒介属性、公共属性,构成了更好发挥政治传播功能的独特优势。强化政治认同,创新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传承中国文化,是新时代发挥社科学术期刊政治传播功能的新要求。坚持政治与学术、一元与多样、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新时代社科学术期刊政治传播功能的实现路径。更好发挥社科学术期刊的政治传播功能,对于研究阐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刘普 刘文科
  • 全文[ PDF 1244980.0 MB ] 2023.1(8):72-82  共有 193 人次浏览
  •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放管服”改革:动力机制、运作逻辑与未来展...
  • [摘要]“放管服”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延续与深化,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建设现代化政府整体性改革方案的创新与实践。论文围绕为何改、改得如何与如何改的思路系统考察“放管服”改革的动力机制、运作逻辑和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放管服”改革深受包括作为顶层驱动力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内部驱动力的政府权力调整与政府职能科学转变、作为外部驱动力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满足民众美好生活需求在内的多重动力驱动。“放管服”改革体现了政府权力与职责边界的调适逻辑、系统集成与统筹治理的协同逻辑、“放、管、服”三位一体的发展逻辑、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共演逻辑等运作逻辑。未来“放管服”改革要坚持宏观战略、整体理念与系统思维的改革定位,聚焦政府权力与职能现代化的改革重点,遵循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地方首创、再到全国标准化的改革路径,实现满足新时代民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改革目标。
  • 陈水生
  • 全文[ PDF 1299.0 MB ] 2020.4(5):72-81  共有 754 人次浏览
  • 试论美国现实的宪政危机及困境——基于2016年以来政党政治演变的...
  • [摘要]近年来,美国的政党政治已经从 “ 论争式民主”转变为“敌对式民主”,政党极化、否决政治和民主衰败是美国政党政治演变层层递进的三部曲。政党极化所造成的极端对立在美国分权制衡宪政体制上叠加了第二层制衡,使美国政治运行陷入否决政治的僵局。把政党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政党所属的议员据此进行的党派性投票,导致政治僵局的产生、制度空转的出现、国家治理效能的降低,美国公共政策缺乏延续性,从而使得政党间协商变得更加困难,难以产生对国家发展的“共识”,导致民主衰败。从政党和政党制度、选举政治、身份政治、枪支暴力等维度去分析政治衰败的实质,麦迪逊式制衡宪政体制与极端主义政党政治冲突是宪政危机的症结所在。改革宪政体制则面临着法律、政治和体制障碍,缺乏共识政治与包容性文化,造成政党政治改革和纠错乏力。
  • 周淑真 穆若曦
  • 全文[ PDF 1614681.0 MB ] 2022.5(7):73-84  共有 387 人次浏览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